八段锦从右哪边开始?
回答如下,这个问题要看是哪一式动作,从预备式开始用左脚开步,然后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从左脚开始,第二式左右开弓也是从左开始的,第三第四式都是从左开始的,第五式从右边开始的,第六式是没换脚,从下往上做的,第七又是从左到右,笫八式收左脚两脚靠拢踮足。回答完毕。
八段锦之第一式:两手托天理三焦
动作解析:
(1)保持站姿,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手臂下垂,两眼目视前方,记住要用鼻子呼吸,意守丹田。
(2)双手平放在腹前,十个手指伸直并拢,左右两手的指尖相对,保持掌心向上,然后慢慢移至胸前。接着掌心分别向内、外、上、下翻转,边翻转边向上托起。
(3)稍停片刻,调整呼吸至平稳,再将两个手臂分别伸向两侧,掌心由上像斜外方翻转,两手臂逐渐降下,落在身体两侧。同时,改为用嘴呼气,调整气息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7次,注意随时调整呼吸。
好处:三焦是人身体的通道,通五脏六腑,这个动作可以祛除雨水天气带来的寒湿浊气,提升人体阳气。
八段锦之第二式:左右开弓似射雕
动作解析:
(1)左脚向前开步,两腿扎马步。两臂交叉于胸前,掌心向上。然后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,将右掌移至右胸前,左掌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,其余三指曲后,呈八字掌,向前推出。两眼的目光保持在左手指尖上。
(2)重心右移,左脚收回,右手做划弧动作,然后左右两掌收回腹前,两脚并立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3次,左右开弓不光能舒展整个僵硬的肩背,还能使手指的筋骨得到拉伸。
好处:左右舒展,开胸,疏肝。
八段锦之第三式:调理脾胃须单举
动作解析:左手掌根向上举起至头顶左上方,右手的掌根往下伸。然后慢慢地将左臂落下到腹前,左右两手轮换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3次,掌根向上举起的时候,力在掌根,指尖方向要相对。
好处:左右升降对拉,是脾胃在体内位置的表现,这个动作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。
八段锦之第四式:五劳七伤往后瞧
动作解析:
(1)保持站姿,两臂自然下垂,抬头挺胸,两肩往后伸。
(2)身体慢慢地向左转,转到不能转为止,双眼跟着左肩移动。
(3)身体向左转到极限的时候,稍作停顿,调整呼吸,然后向右回转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7次。
好处:所谓五劳七伤,五劳的五指的是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,七伤的七指的是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。八段锦之第四式通过转动脑袋的主轴,可以帮助疏通宣泄五脏与七情。
八段锦之第五式:摇头摆尾去心火
动作解析:
(1)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双臂自然下垂,两膝弯曲,呈半蹲的姿势,两手放在膝盖上,扶住膝盖,保持身体平衡。
(2)上半身往左前方转动,头微微下垂,随着上半身的转动做圆形摆动。然后上半身转回右前方,重复此动作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7次。
好处:去心火、强身、健肾。
八段锦之第六式:两手攀足固肾腰
动作解析:
(1)自然站立,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两臂平举至头顶,掌心向上,做托举动作。
(2)两腿绷直,以腰为原点,身体向前俯下,双手放在脚背,稍作停顿,调整呼吸。
(3)身体慢慢直起,右手举于头顶之上,然后两臂伸直,掌心向前,再慢慢落回身体两侧。
次数: 1次。
好处:养精固肾。
八段锦之第七式:攒拳怒目增力气
动作解析:
(1)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两膝下蹲。
(2)双手握拳,左拳向前方打出去,头随着拳头出击向左微转,同时右拳往后拉。
(3)收回左拳,右拳出击,头往右微转,同时左拳往后拉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10次。
好处:疏泄肝气,使肝血充盈。
八段锦之第八式:背后七颠百病消
动作解析:
(1)身体放松,保持站姿,两脚并拢,两臂自然下垂。
(2)手指伸直并拢,双手平掌往下按,脚跟顺势向上提起,再慢慢落地,即颠足。
次数:10次。
好处:促进脏腑本身的运动,使血脉畅通。
八锦段教程虽然简单,但要想起到功效,就必须得懂得坚持,简单8个动作,每天晨起可做个10分钟,你能坚持吗?
口诀及动作要领。
一、起势
两脚平行与肩宽,双手侧摆抱腹前。屈膝身正心平静,调整呼吸守丹田。
二、两手托天理三焦
叉指上托抬头看,平视上撑意通天。两臂下落沉肩肘,松腕舒指捧腹前。
三、左右开弓似射雕
跨步直立搭手腕,马步下蹲拉弓弦。 变掌外推臂伸展,并步起身往前看。
四、调理脾胃须单举
外旋上穿经面前,一掌上撑一掌按。掌根用力肘微屈,舒胸拔脊全身展。
五、五劳七伤往后瞧
起身松腕臂外旋,转头双目往后看。身体调正膝微屈,掌指向前往下按。
六、摇头摆尾去心火
马步下蹲臀收敛,先倾后旋向足看。 颈尾伸拉头上顶,头摇尾摆对称转。
七、两手攀足固肾腰
以臂带身上抻展,转掌下按膻中前。 指顺腋下向后插,摩运脊背将足攀。
八、攒拳怒目增气力
马步下蹲握固拳,单臂前冲瞪双眼。 拧腰顺肩趾抓地,旋腕握拳收腰间。
九、背后七颠百病消
两脚并拢要沉肩,呼吸均匀把足颠。脚跟抬起稍停顿,下落震地全身安。
十、 收势
体态安详身自然,均匀呼吸鼻内旋。 两手相叠小腹处,将气收归下丹田
如八段锦和易筋经都是很好的,它们都是动功,有肢体的动作导引,健身目的练的时候不要有想法(不要自己去“意守XX部位”“意想XX路线”),只要放松、柔和的把动作做到位,不会出偏的。
动作不到位也没问题,只是关系到效果而已,你的不到位无非是些小动作没到,大的肢体动作总不会错的。
所谓走火,都是没老师或在意念上急功近利造成的。
健身功慢慢的练,一样会有气感,不要理会,自己练下去就好。不要耍小聪明即可。
自学要注意柔和、节奏,动作要注意力在哪里,比如“双手托天理三焦”,手向上托,力在掌根,你如果力在掌指,无非效果差,当然不会走火入魔那么严重。
就打到这儿吧,希望你能坚持!
八段锦/金刚功
两手托天理三焦/双手插顶利三焦
左右开弓似射雕/手足前后固肾腰
调理脾胃臂单举/调理脾肤需单举
五劳七伤向手瞧/左肝右肺如射雕
攒拳怒目增气力/回头望足去心疾
第一式:两手托天理三焦
(实际速度2-3倍慢)
【做法】
两掌五指分开,腹前交叉,双腿伸直,两掌上托于胸前,内旋向上托起,掌心向上,抬头目视,然后手掌停一停,目视前方。膝关节微屈,两臂下落,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。这样一上一下为一次,共做6次。
【做功要点】
一定要掌根用力上撑,配合着百会上领,身体气机就能往上升。同时手臂上托基本是平行于耳朵位置,使后背形成一个夹脊的动作,就是做到位了。
“两手托天”是往上提拉胸腹、拔伸腰背,这样系挂于脊柱和三焦上的五脏六腑都被提拉起来了,三焦通畅,祛除雨水天气的寒湿浊气。
同时夹脊的动作也挤压到了颈后肩井穴和后背的膏肓穴,整条督脉都感觉热乎乎的,因为阳气被瞬间提起来了。
2
第二式:左右开弓似射雕
(实际速度2-3倍慢)
【做法】
1、左脚向左开步,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。两腿马步,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,右掌拉至右胸前,左掌呈八字掌(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,其余三指曲后)向左推出,把弓拉到最圆,眼光盯着指尖。
2、然后重心右移,右手划弧,左脚回收,两掌捧于腹前并步站立。然后反方向来一次,共做3次。
【做功要点】
左右开弓不光能宣开整个僵硬的肩背。拉到最圆的时候食指指尖会微微发麻,这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穴商阳穴,也抻拉了循行于肩颈和整条手臂的大肠经,这个功法对于便秘腹胀的人很有用。
3
第三式:调理脾胃须单举
(实际速度2-3倍慢)
【做法】
左手掌根上撑,上举至头左上方,右掌根下按。然后左臂下落于腹前,一左一右做三次。
【做功重点】
撑天按地的时候力在掌根,指尖方向要相对,才能充分抻拉到大肠经。
两臂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,牵拉和按摩了脾胃,对消化吸收好。同时也抻拉了两胁肝胆,宣发肝气,常郁闷生气的人可以常做这个功法了。
4
第四式:五劳七伤往后瞧
(实际速度2-3倍慢)
【做法】
两腿微屈挺膝,手臂于两侧伸直,掌心外旋向上,头尽量向后转,目视左斜后方,稍停。两臂内旋收回两侧,两腿微屈,目视前方。一左一右做三次。
5
第五式:摇头摆尾去心火
(实际速度3倍慢)
【做法】
1、右脚开步站立,两腿微屈,两掌经两侧上举,两腿半蹲为马步,两臂向双腿降落扶于膝关节上方。
2、身体重心右移,俯身经过右脚面,重心放低,由尾闾带动上体向左旋转,经过左脚面。然后身体重心后移,上体后摇由右向左向前旋转,身体立起。一右一左做三次。
【做功重点】
尽量不要打折扣做,身体摇转时使脖颈和尾闾尽量对拉伸长,速度柔和缓慢连贯。脖子全程不要硬着,下颌不刻意内收或扬起,使颈部肌肉尽量地放松伸长。如果费力就一右一左做两次,以后再慢慢增加次数。
经常上火、口腔溃疡、喉咙肿痛、爆痘的人多是虚火,头面飘虚火,中下焦常年寒湿,常做这个动作,可以把上飘的虚火拽回丹田,温暖肾水。
6
第六式:两手攀足固肾腰
(实际速度3倍慢)
【做法】
1、两腿挺膝站立,两臂向前向上举起,掌心向前,目视前方。两臂屈肘,两掌心向下,按至胸前,两掌反穿至背后,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,同时上体前屈,两掌沿腿至脚面,两膝挺直,目视前下方。
2、两掌前举上升,脊柱随之升起。一上一下为一次,共做6次。
【做功重点】
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时要稍微用力,因为你温煦按摩到的就是全身第一大阳经膀胱经,想要一身阳气就必须调动起这条经络。
向上挺身时需以臂带身一节节起来,这样才会充分抻拉到前后任督两脉,使阴阳都得到滋养。
7
第七式:攒拳怒目增气力
(实际速度2-3倍慢)
【做法】
左脚向左开步,脚蹬马步,两掌握拳于腰侧,大拇指在内,拳眼向上。左拳向前冲出,拳眼向上,怒目而视,左拳变掌,再旋腕握固成拳,收回腰处。一左一右做三次。
【做功重点】
这个功法细节挺多,比如脚趾抓地,握固冲拳,怒目圆睁的方法,能使肝气畅达,末梢气血周流,全身上下都有劲儿。
8
第八式:背后七颠百病消
(实际速度2倍慢)
【做法】
1、两脚跟提起,头上顶,稍停,目视前方。两脚跟下落,轻震地面。一起一落为一次,共做七次。
2、八段锦收式归拢在这了:最后两掌合于腹前,呼吸均匀,周身放松。
【做功重点】
脚跟起落,练人体平衡,起的时候要如平地拔起,脚趾抓地,提肛收腹,让六腑气机处于紧张状态。下落的时候就像山河地震,震动脊柱和督脉。
“背后七颠”是八段锦的收功,相当于引气归元,做完整套功法之后,重新梳理身体气机,不致于出现散乱。
提醒:初学的人动作还不熟练时,只要配合自然顺畅呼吸就好。不要刻意呼吸、大呼大吸,尽量不憋气、用腹式呼吸。随着动作打开和熟练,在动作里“找”呼吸,身体更能受用。
1、第一段 两手托天理三焦:两脚平行开立,与肩同宽。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,十指交叉,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,使两臂充分伸展,不可紧张,恰似伸懒腰状。同时缓缓抬头上观,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,此时缓缓吸气。翻转掌心朝下,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,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,微低头,眼随手运。同进配以缓缓呼气。
2、第二段 左右开弓似射雕:两脚平行开立,略宽于肩,成马步站式。上体正直,两臂平屈于胸前,左臂在上,右臂在下。手握拳,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,左手缓缓向左平推,左臂展直,同时右臂屈肘向右拉回,右拳停于右肋前,拳心朝上,如拉弓状。眼看左手。
3、第三段 调理脾胃臂单举: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,继而翻掌上撑,指尖向右,同时右掌心向下按,指尖朝前。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,同时引气血下行,全身随之放松,恢复自然站立。
1、预备姿势:自然站立,双手掌心向上,中指相接置于小腹。
2、手上提至胸口高度。
3、双掌翻转(掌心向下)下压。
4、慢慢下压至小腹前。
5、再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(掌心向上),上提至头顶上,手臂伸直,手掌托天,两眼向上看。
6、两手分开如抱球状后,再往下放。
7、慢慢放下。
8、全程依图示顺序反覆做二轮后,回復自然站立姿势。
拓展信息: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,起源于北宋,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。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“锦”,意为五颜六色,美而华贵!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,视其为“祛病健身,效果极好;编排精致;动作完美,”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,此功法分为八段,每段一个动作,故名为“八段锦”,练习无需器械,不受场地局限,简单易学,节省时间,作用极其显著;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,可使瘦者健壮,肥者减肥。
八段锦之第一式:两手托天理三焦
(1)保持站姿,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手臂下垂,两眼目视前方,记住要用鼻子呼吸,意守丹田。
(2)双手平放在腹前,十个手指伸直并拢,左右两手的指尖相对,保持掌心向上,然后慢慢移至胸前。接着掌心分别向内、外、上、下翻转,边翻转边向上托起。
(3)稍停片刻,调整呼吸至平稳,再将两个手臂分别伸向两侧,掌心由上像斜外方翻转,两手臂逐渐降下,落在身体两侧。同时,改为用嘴呼气,调整气息。
好处:三焦是人身体的通道,通五脏六腑,这个动作可以祛除雨水天气带来的寒湿浊气,提升人体阳气
八段锦之第二式:左右开弓似射雕
(1)左脚向前开步,两腿扎马步。两臂交叉于胸前,掌心向上。然后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,将右掌移至右胸前,左掌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,其余三指曲后,呈八字掌,向前推出。两眼的目光保持在左手指尖上。
(2)重心右移,左脚收回,右手做划弧动作,然后左右两掌收回腹前,两脚并立。
好处:左右舒展,开胸,疏肝。
八段锦之第三式:调理脾胃须单举
左手掌根向上举起至头顶左上方,右手的掌根往下伸。然后慢慢地将左臂落下到腹前,左右两手轮换。
次数:重复此动作3次,掌根向上举起的时候,力在掌根,指尖方向要相对。
好处:左右升降对拉,是脾胃在体内位置的表现,这个动作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。
八段锦之第四式:五劳七伤往后瞧
(1)保持站姿,两臂自然下垂,抬头挺胸,两肩往后伸。
(2)身体慢慢地向左转,转到不能转为止,双眼跟着左肩移动。
(3)身体向左转到极限的时候,稍作停顿,调整呼吸,然后向右回转。
好处:所谓五劳七伤,五劳的五指的是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,七伤的七指的是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。八段锦之第四式通过转动脑袋的主轴,可以帮助疏通宣泄五脏与七情。
八段锦之第五式:摇头摆尾去心火
(1)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双臂自然下垂,两膝弯曲,呈半蹲的姿势,两手放在膝盖上,扶住膝盖,保持身体平衡。
(2)上半身往左前方转动,头微微下垂,随着上半身的转动做圆形摆动。然后上半身转回右前方,重复此动作。
好处:去心火、强身、健肾。
八段锦之第六式:两手攀足固肾腰
(1)自然站立,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两臂平举至头顶,掌心向上,做托举动作。
(2)两腿绷直,以腰为原点,身体向前俯下,双手放在脚背,稍作停顿,调整呼吸。(3)身体慢慢直起,右手举于头顶之上,然后两臂伸直,掌心向前,再慢慢落回身体两侧。
好处:养精固肾
八段锦之第七式:攒拳怒目增力气
(1)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两膝下蹲。
(2)双手握拳,左拳向前方打出去,头随着拳头出击向左微转,同时右拳往后拉。
(3)收回左拳,右拳出击,头往右微转,同时左拳往后拉。
好处:疏泄肝气,使肝血充盈。
八段锦之第八式:背后七颠百病消
(1)身体放松,保持站姿,两脚并拢,两臂自然下垂。
(2)手指伸直并拢,双手平掌往下按,脚跟顺势向上提起,再慢慢落地,即颠足。
好处:促进脏腑本身的运动,使血脉畅通。
两手托天理三焦,左右开弓似射雕,调理脾胃须单举,五劳七伤往后瞧,摇头摆尾去心火,两手攀足固肾腰,攥拳怒目争气力,背后七颠百病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