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克楼面阔三间,底层即寺之正门,拱券高起,额镌“清真寺”。二层傍街一面明间辟门,用以召唤教徒前来礼拜,故又称“唤醒楼”。
望月楼建于十三级踏阶的高台上,居大门与礼拜殿之间,二层,面阔三间,单檐庑殿顶,底层为通往礼拜殿的过厅。
礼拜殿建于高4.1米的台基上,面阔五间,进深十间,由抱厦、前殿和后殿三部分组成。抱厦前列明柱,进深三间。前殿深四间,后殿深三间。殿内矗立三十六根圆木金柱,柱上为抬梁式房架,形成稳定的柱网构架。后殿成于明代晚期,前殿建于清代中叶,抱厦为清末建成。屋顶组合采用勾连搭法式,整体衔接尚属统一。殿顶正中高竖黄色琉璃宝顶。
寺内匾额众多,其中明代横匾一方,清代七方。另有碑刻多通,其中《来复铭》碑,大字遒劲,乃该寺创建初期之遗存。